1. 賦值運算符
成人app賦值運算符從字面上可以理解為賦給變量一個值,通常我們用‘=’將右邊的指賦給左邊。
結構為:
變量 = 值
成人app A = 123
成人app下面來通過下表來看一下常用的賦值運算符。
運算符 | 功能 | 輸入 |
= | 賦值 | a=2 |
-= | 減賦值 | a-=2(a=a-2) |
+= | 加賦值 | a+=2(a=a+2) |
*= | 乘賦值 | a*=2(a=a*2) |
/= | 除賦值 | a/=2(a=a/2) |
%= | 取余賦值 | a%=2(a=a%2) |
**= | 冪賦值 | a**=2(a=a**2) |
//= | 整除賦值 | a//=2(a=a//2) |
成人app我們通過一個實例來了解一下賦值運算符:
test = 66 print('將test加上88') test += 88 print(test) print('將結果翻10倍') test *= 10 print(test) print('將結果除以50') test /= 50 print(test) print('將結果取余5') test %= 5 print(test)
成人app 輸出結果:
將test加上88 154 將結果翻10倍 1540 將結果除以50 30.8 將結果取余5 0.8000000000000007
2. 邏輯運算符
a=5
b=1
運算符 | 功能 | 輸入 | 輸出 |
and | 與 | a>0 and a>b | True |
or | 或 | a>100 or a>b | True |
not | 非 | not(a>b and a>0) | False |
同之前的例子一樣,True可進入后續語句,而False不可以。
下面我們來看一段實例:
a=66 b=77 c=88 if c > b and c > a:#此語句意 如果c大于b 并且c大于a print('c是最大的') if b > a or b > c:#如果b大于a 或者 b大于c print('b不是最小的') if not(a > b or a > c):#如果不滿足a>b或者 a<c print('a是最小的')
輸出結果為:
c是最大的 b不是最小的 a是最小的
在做算法題的時候,邏輯運算符的使用往往決定了我們做的題是否正確。
拿下面一個例子來說:
小明的爸媽對小明的零花錢管的很嚴,小明的學科有y和s,當小明的考試成績兩門同時取得1(分為:1,2,3三個等級,規定級別1級>2級>3級)時會獲得10元零花錢,兩門同時達到2級未達1時會有5元零花錢,如果有一門為1時則獲得3元零花錢,如果有一門在2以下就沒有零花錢可得,那么當小明y和s的成績分別為1和3,或者2和3時,小明分別會有多少零花錢?
代碼如下:
y = int(input()) s = int(input()) money = 0 if y == 1 and s == 1:#同時為級別1時 money += 10 elif y == 2 and s == 2:#同時為級別2時 money += 5 elif y == 1 or s == 1:#有一門以上為1時 money += 3 elif y == 3 or s == 3:#有一門以上為3時 money = 0 print('小明的零花錢:',money)
輸出結果:
1 3 小明的零花錢: 3
2 3 小明的零花錢: 0
運行圖:
關于關系運算符以及邏輯運算符的使用需要大家在刷題的過程中去慢慢掌握,下一節我們來學習位操作符。
本文固定URL:http://hnsaiyang.com/course/228